未来的物流行业,一定是各种场景下智能化综合应用的行业。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质变”正在发生。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社会物流成本(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6%,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4.5%。
一方面,物流成本水平进入下降通道。另一方面,相较于主要发达国家8%~9%的水平,国内物流业降本增效仍有广阔空间。
靠什么进一步降本增效?在近日举行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认为,其中的关键是智能物流。
他介绍,京东物流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采购、生产、设计、物流等全链条,依靠技术和模式创新贯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携手更多伙伴致力于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未来京东物流业务的目标是将社会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王振辉说。
基础设施智能化:
机器人上阵,效率比传统高10倍
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无人重卡,无人仓中的各式机器人……京东自主研发的各种物流黑科技产品在峰会上悉数亮相。
吸引大量观众驻足的同时,这些黑科技正在让无人仓储、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场景落地并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营。
“这些智能化设施和技术,是未来供应链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也是未来零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满足用户消费体验最根本的来源。”王振辉说。
截至目前,京东无人机已在陕西、江苏、海南、广东、青海、福建6省内实现常态化运营,配送机器人触达北京、西安、雄安、长沙等全国20余个城市,巡检机器人则在茅台酒库和京东北京亚一仓库投入使用,成为仓储巡检安防利器。
在仓储领域,京东物流已经投用地狼、天狼、天马、分拣AGV、交叉带分拣机、AGV叉车、机械臂、巡检机器人等近20种自主研发机器人,无论是存储拣选、仓内搬运还是分拣码垛,均可以进行方案定制,满足全流程无人或人机协作等多种需求,大大提升了京东的订单处理效率。
据介绍,在京东智能化仓储体系内,智能机器人设备已经实现了家用电器、美妆个护、电脑办公、服饰内衣、医疗保健等五大订单品类的应用场景覆盖。
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说:“在武汉仓库,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实现了地狼和拣选机器人的配合,处理所有标准品,一个仓库一天约10万单,仓库只需不到10个人处理异形品即可。”
订单处理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智能物流设备的高效运转和人机CP配合的高度默契,也离不开“智能大脑”的后台操控。以京东地狼仓为例,与传统的仓库生产模式相比,京东地狼仓可以在面积节省一半的情况下,拣货出库的效率达到传统仓库的5倍。
而在京东物流在上海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搭建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能在0.2秒内计算出300多个机器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从仓储到拣货、打包,再到分拣出仓,所有环节的无人化操作都由这一“智能大脑”自主决策,为京东迎战“618”、“双十一”等促销节庞大的订单考验提供了技术支持。据了解,亚洲一号每日包裹量可达20万个,实现无人化后,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
今年“618”期间,京东不同层级无人仓项目已达到27个,日订单处理能力同比增幅达1415%,据悉,今年将投用规模增加到50个。
“未来五年,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的目标是实现入库、搬运、打包、分拣等仓储所有环节6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肖军说。
技术的突破,物流服务的降本增效,来自于京东对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加码。集团财报显示,京东今年第二季度在技术研发上投入2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9.8%。
这意味着,继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分别创下74.5%和87.2%的高增速之后,京东集团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将来的物流行业一定是智能在各种各样场景下应用的最综合的行业。”王振辉表示,智能最关键的就是技术的实施,过去一年多,京东物流牵头,投资了几十家的物流技术公司,帮助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提升效率。
随着京东智能科技的不断强大,为全面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开放赋能成为京东物流的重要方向。在当天的峰会上,肖军宣布京东无人科技将全面开放,面向制造、仓储、配送、零售、服务等五大环节全链条提供多场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定制化无人系统解决方案、无界零售解决方案等,推动各行业成本优化和智能水平提升。
“短链”供应变革:
搬运次数从5到1的突破
从烘焙店到配送小哥接货,再到消费者手中,只进行一次搬运,中间没有任何中转运输环节,消费者下单后最快可在几个小时内收到商品――这是徐福记旗下“呈味空间”现烤凤梨酥所创下的“最短”物流记录。
“呈味空间”是徐福记于今年1月设立的全新品牌,主打保质期不过10天的现烤手工凤梨酥等短保食品。一般而言,产品流转过程会经过工厂-仓库-消费者的环节,由工厂大批量制作,再分配到全国不同的仓库并进行下一步流转,这种模式的产品流转时间较长,市场端的信息难以直达工厂,并不适合这类手工短保产品。
选择与京东合作,正是为了破解物流配送痛点。
据了解,京东物流设计的核心就是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通过庞大的覆盖网络与首创的仓配一体模式等,已将商品搬运次数从5次降至2次,实现了90%以上的订单24小时内交付。而“无界工厂”则这一理念的突破性创新,搬运次数降低为1次,使短链更加极致。
通过京东“无界工厂”项目,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只要于当天下午5点前在京东完成下单,“呈味空间”实体店就会开始制作并负责打包,在1~2天内用京东物流把订单产品送货上门。借此,徐福记正在将“呈味空间”推广至更多市场。
“品牌商跟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交流,最多的诉求就是改变多级渠道体系,通过物流直达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供应,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变化。”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的短链,就是希望更多减少搬运次数,缩短搬运距离,让消费者得到更快更好的购物体验。通过短链高效连接人和物以及各种场景和数据。
全国最大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波司登也是京东物流短链业务的受益企业之一。
依据多年来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经验,波司登提出聚焦消费者打造信息化系统,即通过对消费需求的精准预测,实现“消费者在哪里,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就在哪里”的目标。
去年6月,波司登开始与京东物流合作。针对服饰行业的库存难题,京东物流依据全国仓储布局的优势,推出“一盘货”管理,从产地仓、销地仓、B2B、B2C等多个仓库整合以及园区化管理,实现了统一调拨、统一补货、统一运输、统一配送,减少了冗余的库存和仓间调拨的次数,提升整体效率。
“通过‘一盘货’的模式,满足线上线下全渠道需求,帮助企业降低了近20%的库存成本。”王振辉说。
徐福记和波司登,都是京东物流推进供应链改革的缩影。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京东物流已经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针对不同品类、不同行业存在的不同发展痛点,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商家需求,摸索出一套以服饰、消费品、3C、汽车后市场四大行业为核心的全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在降低库存、减少供应链成本等方面发挥优势。
供应链智能化:
八成补货靠AI,现货率超90%
“以前是B2C,现在变成了C2B,消费者行为驱动着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分销,如何让供应链变得更加智能、迅速和便捷,是全球物流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DHL全球快递中国首席执行官吴东明说。
今年“双十一”临近,面对即将到来的剁手狂欢季和消费者需求的瞬间爆发,企业供应链迎来大考。
而相比其他厂家,雀巢却要从容得多,这很大程度源于其与京东共同启动的“联合预测与补货”项目。
据了解,在联合预测方面,雀巢与京东进行了数据共享,包括商品基础信息和销售数据共享,然后由双方供应链团队进行历史销售数据清理,剔除季节及活动的影响,并采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实现未来至少3个月的滚动基线预测,再根据双方销售团队给出的未来12周促销计划计算各类活动产生的销售增量,与基线预测合并后,即为销售预测的总量。
获取未来的销量预测后,京东通过智能补货系统抓取雀巢SKU所设置的补货参数,包括备货周期、安全库存、供应商送货时长、采购频率、箱规等,选择适合的补货模型计算,为雀巢提供未来1~3个月内的补货计划。雀巢则依据此补货计划来平衡生产能力,进行原料的补给、生产节奏的安排、做商品的备货计划,以及后续运输到京东仓库入库售卖。
由此,借助京东智能供应链,在“618”与“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雀巢得以避免过去出现供货过多或过少,仓间不均匀补货等情况。
据了解,随着京东智能供应链的扩大应用,截至2017年底,自动化商品补货在核心品类中已覆盖80%以上的采购场景。而且,京东正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打造更强的库存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销量预测精准度,助力采销提前且高效地进行库存管理,让商品现货率保持90%以上。
“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数据化,帮助产业端实现从B2C到C2B或C2M的升级,提升效率,助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王振辉说。
以不同要素驱动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京东物流的战略核心。王振辉表示,京东已从物流视角升级为供应链视角,即从简单的追求点到点搬运的效率,到对预测、采购、生产、物流交付的全链条不断优化,从实现国内的短链触达,到在全球范围内,将优质供应链服务输送至全球商家、消费者,优化全球供应链,加速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
优发国际VOTAL物流设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装卸货系统解决方案,旗下的装卸货平台在各大物流园使用,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